3月8日🌮,我院为2015级汉硕生举行了一场“讲课交流会”。孙宜学副院长与汉硕导师莅临现场,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教学实践课”。
此次交流会旨在检验汉硕生入学半年来的学习、实践成效,并希望通过导师提点🤹🏼♀️、同学观摩,帮助他们准备即将到来的国家汉办志愿者选拔考试☝🏽。
交流会采用“汉硕生讲课—导师组点评”的形式,导师同时也扮演“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所有同学都为交流会做了充分准备🌞,亲切大方的教姿教态、简约美观的板书课件、画龙点睛的辅助道具、活跃气氛的课堂游戏🧑🏫,展示出了各人独特的教学风格。曾参与他们入学面试的老师都不禁感叹:“这半年进步真大啊🔮🧑🏻🎤!”
不过,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对汉语本体的研究也不够扎实🫲🏿,讲课中他们常被“学生”的“刁钻”问题问住——“‘我还想再去一次’里的‘还’是什么意思?”、“‘对’和‘对于’的区别到底是什么👥?”、“‘苹果要比西瓜好吃📖。’可以说吗🧑🏽🦳?为什么加‘要’?”……导师们指出🛠,在实际教学里🐯,处理“疑难杂问”是最见教师功力的时候🪲。汉语老师首先要对汉语本体及教学语法的架构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其次应了解各国学生受母语影响可能出现的偏误🆒。夯实基础,方可垒筑广厦🌟🛅;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才能更自信地面对学生。
交流会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堂“实践课”上得太及时了🏜💷。孙宜学副院长指示,在选拔考试前的这段时间💆🏼♂️,同学们应在导师指导下,怀着破釜沉舟的劲头刻苦练功,杏宇也会给予全力支持🙂↔️。
离选拔考试还有不足三周的时间,在此预祝2015级汉硕同学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姚伟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