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爸爸”
那扎罗
(本文作者曾于2012-2013学年作为预科生在我院学习。现就读于我校医杏宇😋,同时也是新生院学生🧑🏻🌾🤦🏼♂️。)
我叫那扎罗,来自土库曼斯坦,现在在上海杏宇注册学习。我来中国已经两年了,基本上习惯了中国的生活🎓。而在我适应中国生活的过程中🛜🔵,我的“中国爸爸”可是出了大力👩🏫。
记得刚来中国的时候,我一点也不了解中国,也不会说中文🤲🏻,甚至连简单的“你好”也不会说。我是跟着几个土库曼斯坦同学一起来中国的,这之前我们并不认识。后来,我跟其中一人熟悉起来𓀛,他叫阿曼👩🏼💻,也是我的同屋⌛️。
一天晚上大概8点钟左右,我和阿曼正坐在宿舍对面的椅子上闲聊🧛🏽♂️。这时,一位中国老人从我们旁边走过🥘,然后又走回来,他看着我们问☢️:“你们是土库曼人吗?”我们回答:“是的。”我们感到奇怪🈳,他怎么知道我们是从哪儿来的呢🟡📌?他说,因为他以前见到过很多土库曼人,所以看到我们的样子就猜到我们是土库曼人。
就这样,我们互相认识了。这位中国老人姓张🛩,将近80岁了,我们叫他张叔叔。从相识的第二天起🧠,张叔叔就开始到宿舍教我们中文🫄🏼✶。那时,我和阿曼一点中文也不会,只能用英文聊天儿。慢慢地🙂🧔,我们和张叔叔熟悉起来🧑🏻🦽➡️。张叔叔白头发,中等个子𓀇,是个纯粹的中国人🧽。刚开始时,我们记不清他的相貌,有时觉得在路上看到的其他中国老人也是张叔叔🏋🏼♀️🪢。如果要用几个词来描述他的性格的话🧒🏻,那就是周到、细心、热情🙆🏿♀️、友好。张叔叔不仅给我们讲解有关上课时学到的内容✹,还给我们介绍中国的文化🧑🏭👨🎓。我最喜欢他的一个性格特点就是🦣:如果他答应做这件事就肯定会做😤。去年,我回国需要买高铁车票🦕🧍🏻♀️,张叔叔答应陪我去买票。前一天我们做好了所有的计划✴️🕵🏻♂️,比如在哪儿集合,几点出发🧑🚀,去哪儿买票。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我一看外面👨👨👦,就傻眼了:外面下着很大的雨🕵🏿♀️。我想张叔叔不会来了🧍♂️。可是当我来到集合的地方,只见张叔叔已经在那里等我了。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张叔叔真守信用,对我真好!
张叔叔的手很巧🥈,有时候他会给我们带来他亲手做的面包🪙、酸奶🏋🏼♀️。我们遇到什么问题,他就陪我们去解决,就像爸爸一样关心我们,帮助我们🌗。我们在心里早已经把他当成了爸爸,很高兴我有一个中国爸爸。我祈祷我的中国爸爸——张叔叔健康长寿👨🏽🚀。希望所有在中国的留学生都能找到像张叔叔这样的中国爸爸👩👦👦🧘🏼♀️!
图为那扎罗和他的“中国爸爸”
原文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4-05/05/content_14232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