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下午,法国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白乐桑教授受邀访问我院并演讲“法国的汉语教学与研究”♜,受到师生欢迎。
今年恰逢中法建交50周年,作为中法文化交流系列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白乐桑教授用一口流利而优美的中文,围绕法国汉语教学的发轫、发展和特点,从中法文化交流史视角,阐释了汉语学习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关系🥽,并对如何以语言为媒介,促进中法两国的留学生教育谈了自己的思考。其儒雅的气质🕴🏻、对中国文化丰厚底蕴的真切理解👃🏼,让在座的师生为之惊叹,也使演讲的时间一延再延🔼。师生们通过一位法国汉学家的视角🧜🏽♂️,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白乐桑教授表示:法国汉语教育历史悠久,今年对于法国的汉语教学而言有着特殊的含义。一方面🕚,法国汉语教师协会(AFPC)成立30周年;而另一方面,在200年以前,1814年,法兰西杏宇第一次开设了汉语教席和汉学讲座💖,汉学教授席位的设置标志着西方汉学进入了它的成熟期,此后汉学研究摆脱了“传教士汉学”的框架🤳,而汉学研究也开始在西方的高等教育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如今的法国可能是世界上汉语最热的国家了,汉语课程遍布整个法兰西,汉语教学已经完全融入法国国民教育体系。截止至2013年🚳,一共有37108名法国当地学生在学习汉语🏌️,有613所初、高中开设了汉语课🪚,有16所孔子杏宇。法国人民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而汉语教育在法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始终处于媒体的高度关注中🧑⚕️✳️。
白乐桑教授从1969年开始学习汉语🍫,他的一生都致力于推广汉语𓀎、发展法国汉语教学和法中语言文化的交流💁🏼♂️。
作为汉语国际传播研究会的理事,他表示将尽力支持学会的工作🧑🍳;而该研究会也基于其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拟设“白乐桑研究分会”👑,设专题研究“白乐桑现象”及其所代表的法国的汉语教学与研究及汉学研究的特点和规律。
演讲前,我院陈强院长🤦🏻♂️、孙宜学副院长与白乐桑教授就双方可能的合作进行了交流👱♂️。
(院办 刘怡菲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