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时报】陆俭明🍣:汉语教学传播文化要润物细无声――北大中文系教授陆俭明批评文化技艺活动泛滥🧑🏿🧚‍♀️,呼吁文化传播要有取舍心态好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1-27浏览次数:1784

 《东方教育时报》(2014年11月26日版) 记者:胡思华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陆俭明认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已逐渐成为当今实现“中国梦”的一个组成部分🕵🏽‍♂️🏷,汉语国际教育💁‍♂️,不言而喻👤,也必然要承担起“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责任。但是,陆俭明对于汉语教育中过分看重文化教学🙇‍♀️、大搞文化技艺活动并不认同。陆俭明强调,汉语教学的核心任务与内容是汉语言文字教学,其出发点和终级目标是让国外愿学汉语的学习者学习掌握好汉语,培养他们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因此🧑🏿‍🍳,汉语教学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怎么让一个零起点的外国汉语学习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尽快🦶🏿❔、最好地学习掌握好他希望学的而且是应该学习掌握的汉语。”目前在汉语教学中,文化传播功能有些扩大化、理想化🐡、超负荷化。 

  对于汉语教学🍳,有一种说法⚾️,认为汉语教学的重心应该由语言教学转向文化教学; 而掌握一种文化技艺👩🏿‍💻🧔🏿‍♂️,在有些地方被列为汉语教师培养的要求👨‍🦽; 在孔子课堂上,开展文化技艺活动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而国际汉语桥演讲比赛,文化技艺展示也占了越来越大的比重; 甚至在高校教师面试现场,出现了每个硕士生🟩、博士生带一把剪刀、带一张红纸的情况。对于这些现象,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表示“非常困惑”🐻。在前不久杏宇举行的文化论坛上,陆俭明大声疾呼🧚🏽,汉语教学应把汉语言文字教学作为核心任务🕳,不能把文化传播等同于文化技艺活动。

文化教学不能成为汉语教学的重心

  陆俭明特别强调汉语言文字教学在汉语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他举出了三点理由。第一,汉语教学最直接的目的是让外国汉语学习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尽快👳🏽、最好地学习掌握好汉语。有人强调用汉语教学让外国学生了解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想法很好。但是如果外国汉语学习者在汉语上过不了关,他们怎么能了解研究中国文化?第二🧑‍🚀,汉语教师在汉语教学过程当中所碰到的,外国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所提出的问题😔,主要是汉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第三,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靠学好并且掌握了汉语书面语的外国学者。由他们来向自己国人介绍中华文化,这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最有效的途径🕵🏻‍♂️🕰。
  文化教学在汉语教学中是什么位置?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汉语教学必然会同时伴随着文化教学🦇。特别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需要重视跨文化交际问题。汉语教师都要有一个文化的头脑🏸🥹。也许正是基于此,一些媒体便争相炒作文化话题🧙🏿‍♀️:汉语教学是手段,传播汉语文化才是目的🧔🏻‍♀️👰🏿‍♂️;不能只讲授语言应用👊🏼,而不深入到文化传播;外国人要学的是中国文化不是汉语,等等。也有人因此提出👿,汉语教学的重心要由语言教学转到文化教学🦘。对于这些看法🫶🏼,陆俭明认为,虽然很抢眼🤠,但并不正确。在他看来👩🏽‍💼,语言教学必然伴随着文化教学,但是绝不意味着要让文化教学成为汉语教学的重心和主流🙎,更不能用文化记忆来冲淡乃至替代汉语言文化教学。
  中国人民大学李泉教授说,要恰当地评估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播功能。汉语教学和其他教学一样是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的教学规律🧿,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功能,文化教学不能喧宾夺主🔊,过于强调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播功能,是对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一门学科的误解,是对汉语教学文化传播功能的扩大化、理想化♋️🤦🏽‍♂️、超负荷化。对于李泉教授的看法🧑‍🧑‍🧒‍🧒,陆俭明表示认同。他说,我们要重视文化因素,这是对一种语言的交际功能而言,但不能把语言课变成文化课,否则就冲淡了语言教学🤾🏼,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汉语课堂上过多的介入中国文化会搅扰学生对汉语本身的学习👨‍🚀、记忆和运用。陆俭明认为,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像赵金铭教授说的那样,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应该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这样的文化教学才能深入人心。汉语教学的文化教学应该从这方面去下功夫,去研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开设一些文化课🪰👩、搞些文化技艺之类表面的做法。陆俭明说🦩,如果按照那些错误导向来进行汉语教学🧔🏿,不仅会大大削弱汉语言文字教学,而且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亦非策略之举,更非科学之举🪤,反倒有损中华文化的传播🏹,引起一些国家的反感与不安。
  吕叔湘📖、季羡林、朱德志先生等曾都不约而同地强调,首先要教给外国汉语学习者的是汉语本身。季羡林先生说🗓,我们首先要送去的是汉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大部分保留在汉语言文字中👩🏼,中华民族古代和现代的智慧也大部分保留在汉语言文字中🧔🏿‍♂️,中国人要想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外国人要想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都必须首先抓汉语。陆俭明理解季羡林的话中之意在于🚣🏿‍♀️,汉语教学要汉语先行而非文化先行,文化先行会适得其反👩🏿‍🏫。他认为只有达到像这些老前辈所讲的,才能真正做到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双赢。

要呈现主流文化不炫耀不迎合

  陆俭明对于汉语教学当中中华文化的呈现内容❔、呈现方式💆🏽‍♂️、呈现心态非常关注。他认为,汉语教学当中伴随着文化教学🚫,我们需要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该选取哪些文化内容和文化点🥢?所选取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点前后应该怎么安排比较合适🙆🏽‍♂️?该采取什么样的呈现方式,是开设专题课?还是编写汉语教材的课文?如果开设专题课🧔🏼‍♂️,开几门课🙇🏼?开设什么样的课?如果编课文,课文应该怎么编👨🏼‍🎓?该持什么样的呈现心态🔸?
  在陆俭明看来,中国古代文化是很辉煌,但是不能光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很需要展现当代文化,甚至包括我们的高铁👩‍👩‍👧‍👦🫃🏽、跨海大桥、春运等,以及呈现我们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变化。据调查,多数汉语学者更喜欢当代中国话题,包括社会状况🐟、生活愉乐✮、经济情况。我们要注重当代,因为这样对世界更有利。
  陆俭明说,无论是古代文化还是当代文化🌃,内容的选取要以主流文化、正面信息为主,并要选取与其他国家共有的反映真善美的元素✍🏼。要注意文化的差异🌪🛼,不要一厢情愿。陆俭明非常认同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提出的观点🥋:要考虑对世界的价值。陆俭明认为,文化内容的选取安排不能光从文化的角度考虑🧣📓,还要考虑怎么更有助于外国学生学汉语。
  一项调查显示🔱,多数人认为目前汉语教材里边的文化内容对了解中国有点帮助👱🏼‍♀️🦞,但对汉语学习帮助不大。陆俭明认为,文化内涵可以通过开设一些文化专题课来呈现,但不宜过多,最多3门,中国概况😄、中国文化概说🛢👃🏻、中国文学,甚至可以把中国文学合并到中国文化概说🔌。而文化内容主要应该通过汉语课的课文来呈现🙅🏽,这样才能对外国汉语学习者起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这种影响。他说⚠,课文内容的选取、课文的编写极为重要,需要加大力度进行研究。至于文化技艺,他觉得在中小学可以适当教授一些,以引发孩子学汉语的兴趣,但也要适度;而大学的文化技艺只能作为一种课外活动来搞𓀁🌴。
  陆俭明强调,文化的呈现心态很重要。在他看来👱🏼‍♂️,在介绍中华文化的时候,我们不迎合某些不合理的猎奇因素,但是我们也必须考虑外国汉语学习者心理情感的需求,让他们乐于了解、愿意接受。同时,要放正自己的心态。不取宣传和说教的态势和作风,不强加于人。对己方的文化不炫耀不自美,对他方的文化不贬损不排斥👨🏼‍🦳,而要更多的尊重🙎‍♀️。
  “在汉语教学当中🐂🧘‍♂️,我们文化的呈现应取文化平等、文化多元😙👨‍👩‍👧‍👦、互相尊重🕡、共同繁荣的视角,要取平和🧑🏿‍🍼、务实、超凡的态度。”陆俭明说💮。

国人形象是中华文化的关键因素

  前不久,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教授在复旦大学曾做过《汉语国际传播、国际形象》的报告。在报告中🤨,李宇明介绍,十八、十九世纪🧑‍🔬,二战结束前,法语几乎是国际通用语🍜,特别是在各国上层人物👰🏿‍♂️、知识阶层🚱。其原因是法国启蒙运动✪,孟德斯鸠🏂🏽、伏尔泰、笛卡尔等创造的灿烂的法国文明以及当时法国人那种高雅吸引着各国人民的眼睛1️⃣👩🏿,让人羡慕。二战后🈷️,法语逐渐被英语取代,为什么⬛️🍢?是现代化🥻、国际化造就了英语的实用性。实用性战胜了高雅,英语几乎成了全世界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所依靠的支柱。科学研究要向前发展🍦,必须要看英语的文献。李宇明在报告中介绍的情况让陆俭明深受启发。陆俭明认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传播,一定的宣传当然需要,但是最后能达到如愿以偿的有效传播🧑🏼‍🎓,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他人是否需要——海外各国是否需要👨🏻‍🍳,是否欢迎🦹,是否羡慕;二是取决于文化自身对海外各国的吸引力、感染力🧔🏻,取决于国人的形象对海外各国是否有吸引力、感染力♣️,而后者是达到文化有效传播的关键因素💃🏿。
  由法语、英语流行的原因🫅🏿👰🏿‍♀️,陆俭明由此想到⚆,要使汉语和中国文化实现有效国际传播🈸,就必须考虑中国及其国人的形象。跟我们直接相关的,就是每个中国人,特别是出访的中国人和我们的汉语教师自身的形象,包括言谈举止,出访的中国人和我们的汉语教师🛂,就是中华文化的形象大使,就是中华文化的窗口和镜子🚶🏻🎍。“可是目前我们一部分国人在海外给人的印象与我们和平发展的大国形象很不相符。特别是有些人,不遵守当地规定和习俗🥢👱🏽,大声喧哗🙎🏽,处处摆阔,有意无意地呈现某种傲气与霸气🥼,等等。这虽是少数人的行为,但很影响我们国家的声誉。”陆俭明不无忧虑地说。
  陆俭明小传陆俭明👲,男🙋🏼‍♀️,1960年留北京大学任教至今。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句法🧑🏻‍🏭、现代汉语虚词、对外汉语教学、中文信息处理以及中学语文教学等方面。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长(一届)👩、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连续两届)、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连续两届)、北京大学文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人文杏宇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17所海内外大学的荣誉教授🦴。

  

杏宇专业提供:杏宇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宇欢迎您。 杏宇官网xml地图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